欢迎访问株洲芦淞区政府门户网站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政务 > 信息公开目录 > 工作报告 > 政府工作报告

杨晓江在株洲市芦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

更新时间:2016-12-06来源:作者:字体[ ]

  ——2016年11月29日在株洲市芦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
  代区长  杨晓江


  各位代表:
  现在,我代表区第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。


克难攻坚  铸就发展新业绩 

  区第四届人民政府履职以来,走过了极不平凡、极其努力、极有成效的发展历程。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,奋勇拼搏,锐意进取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,迈上新台阶。
  壮大区域经济,综合实力越来越强。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,我们全力以赴扩投资、稳增长,有力推动了发展升级。主要指标大幅增长。预计2016年,GDP达到339亿元,为2012年的1.5倍,人均GDP突破10万元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3.5亿元,为2012年的1.5倍;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0亿元,为2012年的1.8倍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亿元,为2012年的1.9倍;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0723元、23495元,均为2012年的1.5倍。2014年、2015年经济发展升级重点工作考核连续排名城区第二。产业发展提质增效。航空产业来势强劲,“两机重大专项”顺利落地,通用机场即将建成,阿若拉、飞虎、山河SA160、罗特威四款整机下线,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90%以上,玉龙发动机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航空城获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通航产业园、湖南省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园。服饰产业完成全产业链布局,市场群提质改造成效明显,洗水工业园正式竣工,女裤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,白关服饰产业园获评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,服饰城获评中国服饰品牌孵化基地。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,引进全球最大电商阿里巴巴,烟草、株百、汇通三大物流相继竣工,大汉·希尔顿城市综合体建成营业,成功举办首届芦淞消费节,获评全省首批服务业示范集聚区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,百园嘴入选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,汉唐农业跻身省级农业龙头企业,湘圆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合作社。同时,深入开展“企业帮扶年”“送奖上门”等活动,南方宇航、中航通发、西迪、华锐等企业发展迅速,神通光电、欧科亿等入选拟挂牌上市后备企业。项目建设持续增力。深入开展“项目攻坚年”活动,全力上项目,全员抓项目,全速推项目,开工率、投资率、达效率“三率齐升”。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12个,其中新开工76个、竣工73个,完成投资267亿元,形成了抓项目、扩投资、促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  破解基础瓶颈,城乡面貌越来越好。持续开展“基础设施建设年”活动,加快推动城镇扩容提质。发展布局日趋完善。按照“全域统筹、城乡一体、多规合一”理念,高标准编制航空城、服饰城分区规划和枫溪新城控制性详规及20多个专项规划,全面完成乡(镇)、村规划。基础建设强势突破。立足“外成环、内成网”,累计投资13.4亿元新建和改造主次干道24条,机场大道一期、服瑞大道一期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,千亿大道、航空大道等16条道路开工建设。枫溪大桥正式通车,河东湘江风光带中心段有望年底开放,长株潭城际铁路年内运营。完成“乡村公路三年攻坚”计划,新修乡村道路471公里。实施“农田水利三年攻坚”计划,除险加固小Ⅱ型水库14座、修缮“五小”水利工程350余处,大京水厂建成试运营。城乡品位显著提升。扎实开展城市综合创建,圆满完成“创文”“创森”“创环模”等工作任务,累计改造棚户区10342户、老旧小区55个、小街小巷17条、小游园20个,新建绿化面积43万平米,建筑立体绿化成为全市样板。完成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龙泉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运行。环卫保洁实现全面市场化,城市管理考核保持全市前列。白关镇街区提质改造成效明显,获评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、湖南省首批产镇融合示范镇,大京风景区入选全省百家旅游特色小镇。
  深化改革开放,发展动力越来越足。深入开展“改革深化年”“招商引资年”“环境优化年”等活动,各类要素加速集聚,发展能量充分释放。深化改革多点发力。推进政府自身改革,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,编制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。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,通过公司债、基金、信托、融资租赁等拓宽融资渠道,新芦淞集团和区国投集团累计融资到位103亿元,总资产达到130亿元。推进征拆征收体制改革,推出“七条措施”,累计完成集体土地拆迁1.1万亩、国有房屋征收28万平米、拆违59万平米。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严格执行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,全面实施“营改增”。在全市率先推行“转企升规”,完成“个转企”1705家、“小升规”175家。招商引资亮点纷呈。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园区“146”工程,建成标准厂房56.3万平米,引进勿用男装、纯美年华等企业72家,获评全省标准厂房建设先进园区。采取节会招商、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,参加港洽周、沪洽周、湘商大会等系列活动,签约引进项目45个,实际利用外资4.2亿美元、内资165.8亿元。创新创业鼓点激越。大力实施“互联网+”,发展创客经济,掀起创富热潮。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,率先挂牌成立创新创业园区服务中心,全市首个电商孵化基地“创业90”投入运营。大汉·悦中心成为青年创业者乐园,涌现个性影院、温泉影吧、个性服装体验馆等一批时尚消费热点。获评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、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。
  维护民生民利,群众实惠越来越多。认真落实“十大民生实事”“民生100”工程,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70%以上。社会保障更加有力。新增城镇就业5.9万人,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2.2万人次,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保持100%。社会保险扩面提质,城镇职工养老、医疗、失业保险覆盖率保持97%以上,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96%以上,新农合参合率100%。城乡低保、救灾救助、助残帮困等惠民政策有效落实,区社会福利中心即将投入使用。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,新建和改造廉租房4255套、安置房3240套、农村危房480户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教育工作提前一年完成“改薄消危”,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、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全省首批教育强区。深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,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标准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,创建全省首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,“三三四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在全国推介。人口计生工作保持“国优”,流动人口“三进一同”服务管理模式在全省推广。科技工作连续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。文化工作获评“中华诗词之乡”。档案工作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深入开展“和谐芦淞580”“访民情、解民忧、促和谐”等活动,实行信访工作领导包案制,推动信访积案有效化解。建立健全社会治安“打、防、管、控”机制,深入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,在全市率先成立少数民族和商会组织调解委员会,经验做法被多家中央媒体推介,连续保持“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县(市)区”称号。安全生产平稳可控,完成市场群重大火灾隐患第一阶段整改。
  强化自身建设,治理水平越来越高。坚持依法行政,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、决定,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,办理建议、提案563件,见面率、办结率均为100%。坚持科学决策,制定出台政府工作规则、政府投融资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,规范政府行为。大力推进政务公开,升级区政府门户网站,办理市(区)长热线1.6万余起,受理量、办理量、办结率保持全市前列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、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、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旗帜鲜明反“四风”,注重在一线锤炼作风、历练队伍,河东湘江风光带、“两机重大专项”等项目刷新芦淞征拆速度,作风建设与经济发展“两提升、两促进”。同时,人民武装、民兵预备役、统计、审计、监察、编制、人防、老龄、老干、工会、青年、妇女儿童、民族宗教、机关事务等工作都有新进步。
  各位代表,成绩的取得,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区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,是区政协参政议政的结果,饱含了各位代表、各位委员的智慧力量,凝聚了全区人民的辛勤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,向驻区部队官兵,向关心、支持、参与芦淞发展的各界人士,向全区人民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  回顾过去的工作,我们深深体会到:坚持科学发展、加快转型升级,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;坚持真抓实干、敢于改革创新,始终是我们的第一动力;坚持民生优先、增进群众福祉,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追求;坚持区委领导、凝聚工作合力,始终是我们的第一保障。
 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主要是:工业总量不大,支撑作用不强,转型升级任重道远;基础设施仍然滞后,承载能力亟待加强;项目推进不平衡,少数项目征拆久推不动,阻工现象仍有发生;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元,社会治理难点增多,信访维稳压力较大,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;少数干部工作作风有待改进。对此,我们将高度重视,直面问题,认真解决。

不忘初心  肩负发展新使命 

  各位代表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今后五年,是芦淞大投入、大建设、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。
  发展环境总体向好。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,但物质基础雄厚、市场空间广阔、制度优势明显,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。
  发展机遇诸多利好。中央深入实施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等国家战略;湖南立足“一带一部”区域定位,大力实施创新引领、开放崛起战略;株洲作为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,战略地位更加突出,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入推进,必将为我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,注入新的活力。
  发展前景来势看好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芦淞已经具备向更高层级迈进的坚实基础。航空产业跻身省级战略决策,随着低空空域逐步开放,“两机重大专项”加快建设,正进入产业发展的加速期;服饰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,全力冲刺千亿目标,正进入产业升级的关键期;新城建设不断突破,枫溪大桥正式通车,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运营,河东湘江风光带全线建成,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期。
  未来五年,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认真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各项决策部署,大力弘扬火车头精神,大力实施产业振兴、城镇带动、两型引领、改革创新、民生优先五大战略,加快建设航空城、服饰城、枫溪新城、京姚慢城和中心商务区,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率先在全省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、率先在全国全面完成两型社会建设,努力建设富强时尚幸福新芦淞。
  实现“三率先”的总目标,就是在未来五年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,GDP突破500亿元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;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。2020年,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任务。2021年,完成基本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。
  实现这个总目标,务必强力推进“五大战略”。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“五大战略”,是今后五年全区发展的总遵循,我们务必坚决贯彻,深入落实。坚持产业振兴,推动发展升级;坚持城镇带动,开拓发展空间;坚持两型引领,转变发展方式;坚持改革创新,催生发展活力;坚持民生优先,普惠发展成果。
  实现这个总目标,务必全力聚焦“四城一中心”服饰城:规划面积25.5平方公里,按照“提质应需、创新驱动”的思路,重点开发白关示范镇核心区和龙泉核心片区,打造服饰名城,力争2018年服饰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。航空城:规划面积57.6平方公里,坚持“一体两翼两结合”的思路,重点开发通用机场核心片区,建设国内一流通用航空产业基地,打造“中国动力谷”的重要增长极,力争2020年航空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。枫溪新城:规划面积19.2平方公里,立足“江湾第一城、最美枫溪港”的定位,重点开发枫溪核心片区和城铁株洲南站片区,打造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。京姚慢城:规划面积122.7平方公里,突出“静、慢、养”特色理念,重点开发大京风景区和白关芭蕉冲地块,打造长株潭生态休闲旅游新品牌。中心商务区:规划面积3.9平方公里,围绕“发展提速、比重提高、层次提升”的思路,依托中心广场及火车站周边、河东湘江风光带,不断巩固商贸龙头地位,打造“三湘第一商圈”。
  实现这个总目标,务必大力弘扬火车头精神。芦淞作为株洲的发祥地,孕育和传承了“奋勇争先、一往无前”的火车头精神。这一精神既彰显了“吃得苦、霸得蛮、扎硬寨、打硬仗”的湖湘特质,也展现了“开放包容、兼收并蓄”的芦淞情怀。站在新起点,开启新征程,任务更艰巨,责任更重大,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火车头精神,以“飞夺泸定桥”的气魄,以“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”的作风,干在实处,走在前列,增创新优势,再创新辉煌!


真抓实干  推进发展新跨越 

  各位代表,蓝图已绘就,关键在落实。全区上下务必咬定目标,坚定信心,乘势而上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  转型升级兴产业。深入贯彻“中国制造2025”和“互联网+”战略,落实工业“1093”行动,打好产业振兴战,抢占发展新高地。提速航空产业。做强航空动力,全力推进“两机重大专项”,加强中小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,加快军转民步伐,支持民用航空发动机条件建设和航空动力产业化。提升整机制造,支持山河科技、罗特威等整机企业扩能增效,引进多家国际知名整机制造商,形成轻型飞机、直升机、无人机、公务机高端整机制造能力。拓展通航运营,建设通航特色小镇,举办具有株洲特色的全国通航展会,重点支持山河华翔、翔为通航向应急救援、环境保护、体验休闲、农林航空等领域发展,创建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。发展配套衍生,形成以通用航空为核心的高端配套产业集群,同时引导机械加工、轨道交通等配套企业集聚发展,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配件,升级硬质合金精加工产业。转型服饰产业。产销一体树品牌,依托白关服饰产业园,引导服饰加工企业兼并重组、入园发展,在女裤、童装、中老年服饰等方面制定芦淞生产标准,创立自有品牌,支持品牌企业挂牌上市,实现规模生产和转型升级。品牌集聚全产业,以品牌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,打造芦淞服饰产业的五张新名片,即智能生产看白关、现代物流看大美、总部会展看汇美、电子商务看金岸、体验购物看“市场”。与时俱进强招引,重点引进服饰新材料、新体验、新功能、新配套,满足需求,创造需求,引领时尚新潮流。系统服务优环境,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,引导服饰从业人员树立诚信、共赢、品牌、抱团四大理念,破除观念障碍。围绕资金、销售、信息、研发创意、品牌发布、检测检验、人才培训等需求,加快打造公共服务平台,出台服饰扶持政策,为企业排忧解难。繁荣商贸服务业。提质传统商贸,充分发挥株百、大汉·悦中心、王府井、家乐福等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,引进新型商业综合体等大项目,打造大平台,开展大活动,促进服务业与消费升级融合发展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重点培育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、研发设计、金融保险、信息服务、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。升级生活性服务业,加快发展旅游、文化、体育、健康、养老“五大幸福产业”,树立全域旅游理念,主动对接大湘东精品旅游带,打造大京风景区旅游特色小镇。发展现代农业。夯实农业基础,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,完善农田灌溉体系,保护和修复好山水林田湖生态,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承载能力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,积极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,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,实现集约化、规模化生产。培育新型主体,大力培育家庭农场、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通过农科院所给力培训服务,打造现代农庄群。扶持壮大汉唐农业、神农米业、金禾舜等龙头企业,发展“互联网+”农业,推动产业融合发展。
  全力以赴攻项目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,加大攻坚力度,扩大有效投入,夯实发展支撑。在项目来源上下功夫。向上争项目,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,加强与国家部委和央企的对接协调,全力争取一批国家预算内的大项目、好项目落户芦淞。向内挖项目,立足自身优势,着眼长远发展,在主导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精心策划包装项目,梯次化充实项目库。向外引项目,围绕产业“补链、延链、强链”,安商引商,精准招商,构建政商“亲”“清”关系,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、集聚能力强、带动效应好的项目,增强发展后劲。在项目征拆上求突破。加大征拆力度,继续深化“七条措施”,全员参与,坚持标准,阳光公开,做到签约快、拆除快、交地快,力争完成集体土地拆迁1.3万亩、国有房屋征收20万平米。加强拆违控违,坚持拆控并举、以控为主、以拆促控,用好司法行政举措,扫除征拆“拦路虎”,形成“属地管理、条块结合、齐抓共管”的拆控违机制。严格督查考核,实行“月点评、季排名、年考核”,考出压力,逼出干劲,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、落地项目早开工、开工项目早投产。在项目保障上出实招。强化资金保障,发挥新芦淞集团和区国投集团的主引擎作用,创新投融资方式,大力推行PPP模式,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,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领域项目建设,提高民间投资比重。强化土地保障,争取规划国土部门支持,抓住总规评估修改契机,科学安排用地计划指标,加大报批力度,实施片区开发,充实土地储备,创新供地方式,在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同时,为配套发展留足空间。强化力量保障,针对项目前期、PPP、招投标、项目监管等“短板”,加强业务培训,培养一批项目业务骨干,提高项目工作水平。大力推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做到干部向一线集结、精力向一线聚焦、人才在一线成长。
  城乡统筹提品质。以城带乡,以乡促城,打好城镇扩容提质战,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。完善功能配套。扎实推进交通堵点畅通工程三年行动,加快航空城、服饰城主次干道建设,打通“主动脉”;加大小街小巷改造力度,畅通“微循环”。实施旧城提质行动,重点盘活钟鼓岭、铁路技校、原麻纺厂和军分区地块等优质资源,催生一批人气旺、业态优、效益好的城市综合体。统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提高防洪排涝能力,推动海绵城市建设。完成河东湘江风光带和城际铁路沿线可视范围的美化亮化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实现基础设施更智能、城市管理更精细、公共服务更便捷。突出两型引领。坚持绿色发展,将环境友好、资源节约融入发展全过程。实施碧水蓝天行动,落实湘江保护和治理“一号重点工程”,抓好“一江三港”综合整治,实现洗水企业整体迁入洗水工业园。加强雾霾防治,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。推进“城市绿荫”行动,建成区内绿地率达到47%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,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,推进垃圾分类处理,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,普及两型知识,培育绿色文化,让绿色建筑、绿色出行、绿色消费成为新风尚。建设美丽乡村。认真落实美丽乡村提质升级五年行动和“一廊十片百村”新农村示范工程。全面推进白关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,实施“四大工程”“七大项目”,打造“创新创业先行镇、服饰产业集聚镇、休闲农业观光镇、公共服务样板镇”。全面实施乡村公路提质行动,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建好村级公共服务平台,推进农村房屋“穿衣戴帽”,扮靓农村风貌。
  改革创新强动能。破除制约芦淞发展的思想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,大胆改革,勇于创新,扩大开放,增强发展持久动能。改革激活力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分类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,大力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完善“两集中、两到位”,优化审批流程,减少审批时间,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。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,实施规范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,强化资金绩效,推进依法治税;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强化财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。深化市场主体改革,以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,鼓励非公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更多领域,激发市场活力。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,强化改革的跟踪问效,让群众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。创新增动力。加强创新平台建设,着力打造航空城创新创业园和白关服饰创新创业园两大主阵地,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创新中心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围绕智能制造、节能环保、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实施一批科技专项,转化一批科技成果。深入实施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积极推行众创、众包、众扶、众筹新模式,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、工匠精神,让创新创业者在芦淞有舞台、受尊重、得实惠,全面掀起创新创业热潮。开放借外力。夯实开放平台,把园区作为扩大开放、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,认真落实“223工程”,抓好园区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,理顺园区管理体制,推动园区管理升级、规模升级、功能升级。扩大开放合作,深化与世界500强、中国500强、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及市级平台公司的对接合作,争取更多支持、更多投入;支持新芦淞集团和区国投集团致力公司现代化管理,引入股权激励机制,招贤纳士,人尽其才,材尽其用,力争在区域外投资达效几个前景好、效益高的项目,逐步成长为两权分离、规模不断扩张的现代企业。
  以人为本惠民生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带着责任、带着感情把民生工作做细做实做好,不断增强全区人民的获得感、安全感和幸福感。织密“民生保障网”。着力扩大就业,统筹做好失地农民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再就业工作,扩大就业规模,提升就业能力,控制失业风险。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标,整合城乡医保,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。完善社会救助,健全低保标准增长机制,更加注重对残疾人、空巢老人等特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,完成扶贫攻坚帮扶任务。改善居住条件,推进棚户区、老旧小区、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。织好“公共服务网”。推进教育均等化,实施教育保障、基础教育内涵提升、学前教育普惠、教育改革创新、智慧教育建设、卓越教师培养六大计划,新增学位园位2万个,到2021年全区中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、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%。发展卫计事业,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,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,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。坚持计划生育“三个不变”,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,创成新一轮“国优”。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。推进“文化强区”,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。织牢“社会安全网”。深化平安芦淞建设,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全面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,推进综治中心建设,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尤其是多发性侵财犯罪。落实“三调联动”机制,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,做好新时期息访息诉工作。开展“七五”普法,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。坚持不懈抓好“三安”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,认真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失职追责”,抓好芦淞市场群重大火灾隐患整改,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加强诚信制度建设,促进行业自律,构建政务、商务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的诚信体系。同时,统筹做好人民武装、民兵预备役、统计、审计、监察、编制、档案、人防、老龄、老干、工会、青年、妇女儿童、民族宗教、机关事务等工作。
  务实落实树形象。以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,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不断增强公信力、执行力和约束力。坚持依法履职。自觉接受党内监督、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,广泛听取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,把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决定等纳入“三重一大”决策法定程序,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、民主化和法治化。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,完善权力、责任、负面“三个清单”,推动决策、执行、管理、服务、结果“五公开”,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。坚持勤勉履职。大力倡导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的工作作风,一门心思干事业,扑下身子抓落实,对议定的事项坚决执行,对部署的工作坚决推进,对群众的承诺坚决兑现。大力推行“五问工作法”,强化问题导向和责任导向,从整治“不落实”入手,以“不落实之事”倒查“不落实之人”,真正发挥考核的“指挥棒”作用,实现作风大转变、服务大优化、效能大提升。坚持廉洁履职。认真贯彻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,切实增强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。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,厉行节约,勤俭办事,进一步压减“三公”经费,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,加强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的监督,严查违法乱纪行为,严惩公权滥用,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,坚定不移惩治腐败,切实维护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。
  各位代表,今后五年恰逢建国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,宏图凝众志,责任重千钧。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凝心聚力,真抓实干,为建设富强时尚幸福新芦淞而努力奋斗!